1722年,康熙帝驾崩,历时多年的皇位继承争斗终于落下帷幕。最终登上皇位的并非在西北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皇十四子胤祯,而是一向低调寡言的皇四子胤禛。令人费解的是,作为皇四子和皇十四子母亲的乌雅氏,对康熙的去世表现出极其沉痛的悲伤,日夜泪流,甚至断绝饮食,并多次扬言要陪葬于康熙帝身旁。
这无疑成了对新帝雍正的一个沉重警告。如果她仅是普通妃嫔,这样的举动或许无伤大雅,但乌雅氏毕竟是雍正的生母;若她真的殉葬,雍正将面临极大的舆论压力,背负不孝的恶名,更为政敌提供了攻击他的绝佳口实。无论哪个儿子继位,乌雅氏理应理所当然成为皇太后,然而她却始终拒绝接受这一身份,反复阻挠雍正的册封,究竟缘由何在?
此外,直至乌雅氏突然病逝,她都未曾搬迁至太后应居的宁寿宫,仍旧居住在永和宫。她于六十四岁去世,葬于景陵,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。接下来,我们将一同揭开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一生。
01 康熙的德妃
康熙共有四位皇后,其中前三位——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、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,均是康熙在世时亲自册封的。唯独孝恭仁皇后乌雅氏,是康熙驾崩后,皇四子胤禛即位才追封的。
展开剩余85%《清史稿》记载,乌雅氏出身护军参领威武的女儿,隶属于正黄旗。正黄旗与镶黄旗同属上三旗,显示她的家世不俗。雍正即位后,还特别封赏其外戚,将乌雅氏的曾祖父额布根尊为“本朝旧族,创业名家”,强调努尔哈赤对其家族的优待,将其视为皇族亲戚。
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根据《八旗通志》,乌雅氏的家族背景实际上并不显赫。她的祖父额参曾任内务府膳房总管,主管包衣奴才。她的弟弟博起曾为镶蓝旗包衣佐领,说明乌雅氏一族实则出自镶蓝旗包衣奴才阶层。换言之,乌雅氏并非正黄旗贵族,而是来自较低的旗籍。
那么,雍正为何刻意美化生母家世?这是出于政治需要。历史上,康熙的另一位儿子胤禩因母亲辛者库的低微出身屡遭贬低。作为九王夺嫡的胜者,雍正必然想通过提升生母家族地位来巩固自己的统治,彰显与其他皇子不同。
虽然出身卑微,乌雅氏却深得康熙宠爱,从包衣奴才的身份一路晋升为德妃,这其中还得益于康熙的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帮助。康熙十二年,乌雅氏入宫,与万琉哈氏同进宫,后者虽生下皇十二子胤祹,却只封为定嫔,远不及乌雅氏的宠遇。
入宫时年仅十四岁的乌雅氏,被分配在皇贵妃佟佳氏身边侍奉。佟佳氏深受康熙宠爱,经常出入宫廷重要场合。年轻美貌的乌雅氏恰逢其时被康熙赏识,怀孕后被分居别宫,生下皇四子胤禛。由于身份低微,她无权亲自抚养皇子,康熙便将胤禛托付给皇贵妃佟佳氏抚养。次年,乌雅氏被封为德嫔。
乌雅氏母凭子贵,三年间从宫女晋升为德妃,地位显赫。她又为康熙生下皇六子胤祚,康熙对这个寓意皇位的名字寄予厚望。可惜皇六子年幼夭折,乌雅氏的德妃之位却依然稳固。随后,她又诞下一子三女,其中长大成人的仅有皇十四子胤祯和和硕温宪公主,胤祯尤为她所疼爱。
乌雅氏和康熙的另一位宠妃荣妃,是康熙妃嫔中子女最多的两位,也因此在宫中极具影响力。她们的故事多被影视剧所描绘,备受关注。
乌雅氏与皇四子胤禛的关系则显得冷淡许多。尽管胤禛是她的长子,但因其生育时身份低微,她未能亲自抚养。康熙将胤禛交由皇贵妃佟佳氏抚养,而佟佳氏膝下无子,将胤禛视如己出,倾注所有心血。
胤禛对养母怀有深厚感情,佟佳氏去世后,雍正即位仍不忘褒扬她,并重用其弟隆科多。相比之下,乌雅氏与胤禛的感情较为疏远,而她生育的皇十四子胤祯则深受宠爱,母子感情亲密。
康熙晚年,九王夺嫡逐渐明朗,乌雅氏的两个儿子分属对立阵营。虽然胤禛与胤祯同母,但胤祯更亲近胤禩,站在明面,而胤禛多处暗地。
1722年十二月,康熙在病榻上宣读遗诏,明确指定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,九王夺嫡正式终结。胤禛顺利登基,成为雍正帝。
然而,宫中流言四起,指称雍正篡改遗诏,甚至毒害康熙,原本皇位应属皇十四子胤祯。乌雅氏在康熙驾崩后与雍正多有摩擦,令外界更加怀疑雍正的正统性。
乌雅氏悲痛欲绝,整日泪流不止,断绝饮食,扬言要殉葬康熙帝,这无疑给刚即位的雍正施加巨大压力。若乌雅氏只是普通妃嫔,雍正或许无视,但她作为生母,若任其胡闹,敌对势力将趁机攻讦。
雍正极力劝慰生母,甚至表态若她离世自己亦愿随之,才使乌雅氏暂时止息。但紧接着,乌雅氏又拒绝参与新帝登基典礼的礼仪,对雍正的皇位提出公开质疑,令新皇极为头疼。
她坚决拒绝接受皇太后尊号,也不愿搬迁至宁寿宫,仍旧居住永和宫。无论群臣如何劝说,甚至雍正亲自前往,她依然态度坚决,声称康熙刚亡,顾不上这些事。
乌雅氏公开质疑胤禛继位的合理性,狠狠地给了雍正一记耳光。面对生母如此态度,雍正虽满腹委屈,却不敢冒犯,只能逆来顺受,将怒火转向弟弟皇十四子胤祯。
乌雅氏的种种行为,实则为替小儿子胤祯争取权益,然而反而害了胤祯。雍正很快削减胤祯兵权,将其软禁遵化,负责看守康熙陵寝。
此举给乌雅氏沉重打击,丈夫逝世、幼子被软禁,身心俱疲,终至病倒。史料记载,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乌雅氏发病,次日即逝。雍正亲自守候床前,命令皇十四子入宫探望。
乌雅氏死后,雍正将其灵柩移至宁寿宫,三日后又迁至寿皇殿。乌雅氏病逝之速,引发外界对雍正是否涉及谋害生母的质疑。
距康熙逝世不过半年,乌雅氏便去世,关于其死因记载模糊不清。民间传言她因被逼迫,怒撞宫中铁柱致死。文献《大义觉迷录》记载两种说法:一为乌雅氏因想见被软禁的十四子,遭雍正拒绝后愤怒撞柱身亡;二为雍正派遣九子允塘出行,她愤怒质问被忽视后撞死,随后允塘之母自缢。
这些传闻可信度有限,但无疑表明雍正与生母关系复杂,即使登基,乌雅氏仍未承认其正统身份。最终,乌雅氏虽不情愿,却以孝恭仁皇后身份与康熙合葬景陵,祀入太庙。
结语
乌雅氏从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,凭借康熙宠爱和贵人相助,生下三子三女,成为四大妃嫔之一,其人生轨迹颇为顺遂。或许正因顺境所惯,未能接受皇位未落于最疼爱的幼子胤祯,才百般为难大儿子雍正,反倒害了小儿子。
按理说,她应是后宫最终赢家,应享清福晚年,然而现实却是病逝早夭,未能享受皇太后应有的尊荣。令人不禁感慨,这究竟是乌雅氏所期望的结局吗?
发布于:天津市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